• 怀念王智老师

  • 信息来源:寤移斋诗墨   浏览次数:   发表时间:2014-10-17
  • (作于2006年7月)
           2005年春节前夕,雪下得格外的大。在那个银装素裹的日子,我们送走了一位尊敬的长者王智老师。
           王智老师是一位山水画家。我和他相识是在九十年代初。那时组建沛县大风书画院,他被推荐为院长。我们一见面就很投缘,成了忘年交。
           我家挂的第一幅山水画作品,就是王智老师画的,叫做“觅得小诗吟秋山”。红叶秋山之上,一位纶巾老者迎风向远,拂须而立。让人感到一种高秋的空旷,历史的悠远和扑面的诗情。这幅画已两经装裱,我一直珍藏至今,爱之如初。
           画如其人。观王智老师的画,感觉最多的是笔墨的朴实和厚重,是一种发自心灵和来自生活的真实,是一种历经沧桑的写照。即使一幅小品,也不肯有半点苟且。为了写出山水的灵气,王智老师近七十岁高龄之时,仍坚持在巴山蜀水写生和体验生活。我不是书画评论家,不懂得对书画品头论足,但对王智老师山水画的钟爱是发自于心的。他的画就象他的人一样,看不到半点张扬,却又分外的生动,充满生机。读他的画,就向读唐人的诗,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超脱和自然的美丽。
           前年的冬天,王智老师从西部采风回来,很高兴地对我说:他有了一个宏伟的打算,要用一幅百米长卷,把万里长城的全貌画出来。我当即表示支持。然而这个夙愿没能实现,就在这个冬天,他匆匆地走了。这是王智老师的遗憾,也是沛县文化界的遗憾。
           当今社会,书画艺术已全然走向市场,缤纷多彩也鱼龙混杂。作画者多,赏画者多,然真正知画者依然不多。在百家争鸣之中,一些评论家也开始拿不准了,有些假伯乐也跟着掺合进来,结果是许多好的东西被一些炒作的糟粕掩盖了。王智老师是一个书卷气很浓的画家,他把自己的作品更多地作为艺术而不是商品,又重感情,大家拿他的画是很容易的。正因为此,一些人忽视了他作品的珍贵品质。而在西部大山生活过的人,则感受到了这一点,称王智老师的画:“观之传神,入之可居”。山西省一个市的艺术交流团队的负责人,在沛县歌风宾馆看到了王智老师的画,很是兴奋,迫不及待地向我索要王智老师的画集。不夸张地说,王智老师的山水画代表了沛县山水画的一个时代,是沛县山水画的一个里程碑。
    王智老师走了,留给我们一片秀水青山。
  • 关闭本页】 【返回顶部】 【打印此页】 【收藏此页